-
促銷:簡而言之即銷售促進,它包括多數(shù)屬于短期性的刺激工具。主要用于刺激消費者或渠道較迅速、較大量地購買某一特定的產品或服務。
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,促銷已成為業(yè)務人員常用的手段,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籌碼。
不過,對促銷效果的評估卻是令各級管理者非常頭痛的問題。正如業(yè)界所流行的:80%的廣告費只產生20%的作用,另外20%卻起到80%的作用,但到底是哪20%是關鍵,誰也說不清楚,促銷資源同樣如此。根據(jù)筆者的實際操作經驗,促銷效果評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一、投入產出比評估法
投入產出比主要反映促銷投入與銷售產出的平衡關系,即單位投入所獲得銷售回報。計算公式為:促銷費用÷促銷產出
例:
為開發(fā)甲、乙兩個市場,銷售主管決定對這兩個市場均投入2萬元組織一場推廣活動,經過精心策劃、實施后:
Ø 甲市場當月實現(xiàn)20萬元銷售額,投入產出比為:2萬÷20萬=10%
Ø 乙市場當月實現(xiàn)12萬元銷售額,投入產出比為:2萬÷12萬=16.67%
Ø 從投入產出比來看,甲市場的促銷效果優(yōu)于乙市場
投入產出比評估法的優(yōu) 點:簡潔、直觀
缺 點:過于籠統(tǒng),無法反映促銷資源的內在實際使用效果。
適用條件:沒有市場基礎,或市場基礎非常薄弱,重新啟動市場及新產品導入期。
二、銷售增量回報比評估法
銷售增量回報比主要反映促銷投入與銷售增長的平衡關系,即單位投入所獲得的銷售增長。計算公式為:1-(促銷費用÷促銷前后的銷售差值)
例:
甲、乙兩市場每月銷售分別徘徊在15萬、5萬元左右,為提升業(yè)績,銷售主客決定對每個市場均投入2萬元組織一場推廣活動。經過精心策劃、實施后:
Ø 甲市場當月實現(xiàn)20萬元銷售額,增量回報比為:1-2÷(20-15)=60%
Ø 乙市場當月實現(xiàn)12萬元銷售額,增量回報比為:1-2÷(12-5)=71.43%
Ø 從增量回報比來看,乙市場的促銷效果優(yōu)于甲市場。
銷售增量回報比評估法的優(yōu) 點:體現(xiàn)促銷資源對銷售增長的貢獻情況
缺 點:無法體現(xiàn)促銷對企業(yè)利潤的貢獻情況
適用條件:適用市場維護、市場阻擊、深度開發(fā)等,適用于單一產品或產品毛利率相差不大的促銷活動評估。
三、效益增量回報比評估法
效益增量回報比評估法主要反映促銷資源對企業(yè)效益增量的貢獻情況。主要以毛利額的形式反映出來。即單位投入所獲得的銷售毛利增長。計算公式為:1-(促銷費用÷促銷前后的毛利差值)
例:
某公司有A、B、C、D、E、F六個品種,各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:15%、18%、20%、60%、40%、10%。甲、乙兩市場原有銷售基礎分別為15萬、5萬。同樣投入2萬元費用進行促銷后,結果如下:
甲市場促銷活動結果: 單位:萬元
乙市場促銷活動結果: 單位:萬元
從上表可以看,甲、乙兩市場同樣投入2萬元費用,銷售增量都是5萬元。但從兩市場的效益增量回報比來看:
Ø 甲市場前后毛利額增量為:5.055-2.89=2.165(萬元)
即效益增量回報比為:1-2÷2.165=7.62%
Ø 乙市場前后毛利額增量為:3.853-1.13=2.723(萬元)
即效益增量回報比為:1-2÷2.723=26.55%
通過以下分析可知甲市場投入2萬元費用僅帶來0.165萬元的毛利增量回款,遠低于乙市場。因此,乙市場的促銷效果優(yōu)于甲市場。
效益增量回報比評估法優(yōu)點:能充分體現(xiàn)促銷資源的真正價值,為以后促銷找出主攻方向。
缺點:計算過程較為復雜、基層業(yè)務員通常無法知道各產品毛利率。
適用條件:適用成熟市場推廣、多產品組合促銷。
四、邊際效益評估法
嚴格來說,邊際效益法不是促銷效果評估方法,而是一種對促銷活動的推理手段。主要用于促銷資源預算、費用分配及備選促銷方案的選擇。
例:
仍沿用上述產品,各產品毛利率不變,有以下兩種促銷費用預算方案可供選擇:
通過上表計算可知:相對促銷前,方案一的毛利增量即邊際效益為:2.165萬(5.055-2.89);邊際效益率為:2.165萬÷2萬=108.25%
Ø 相對方案一,方案二的毛利額增量即邊際效益為:2.665萬(7.72-5.055);邊際效益率為:2.665萬÷1萬=266.5%
Ø 相對方案二,方案三的毛利增額量即邊際效益為:0.93萬(8.65-7.72),邊際效益率為:0.93萬÷1萬=93%,邊際效益低于1,即效益增長值低于費用的增長值
Ø 很明顯,方案二為最優(yōu)方案。
五、促銷效果評估的注意事項
1、 評估周期:效果評估應采取單次評估與中期評估相結合的方式
隨著客戶消費時的選擇日益理性、信息傳播的滯后等原因,當月組織實施的促銷即使在活動結束之后幾個月仍然能夠發(fā)揮一定的銷售促進作用。同時,促銷活動的負責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促銷結果,例如壓貨等等,非常容易造成銷售上升的假相。因此,在實施效果評估時,建議采取短期、中期相結合的方法,這樣才能使效果評估更加合理、公平。
2、 促銷費用的計算:
1)、很多企業(yè)在計算促銷費用往往沒有計算上級下拔的贈品,如禮品、宣傳物品等等。這將使促銷費用失真,不能反映促銷費用的真實效果。
2)、有部份客戶在促銷期內購進較大數(shù)量的產品,由于滯銷或其他私人原因,容易出出退貨現(xiàn)象(盡管大部分企業(yè)在實施促銷時都會注明不允許退貨),因此,建議除加強控制外,應根據(jù)歷史經驗預提退貨損失,并將其列入促銷費用。
3、 促銷活動的關鍵在于事前計劃、費用預算、事中控制。效果評估只是用于對活動結束后的總結,目的是為以后開展促銷活動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與教訓。
作者云清簡介:本人專職從事醫(yī)藥行業(yè)營銷10余載。現(xiàn)負責國內某知名藥企普藥產品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、策略制定與監(jiān)督。擅長產品營銷規(guī)劃、渠道整合,營銷培訓等。希望與同行相互交流。電郵: yunqing7201@163.com